捷通公司成立于1998年。張連毅并不回避捷通在發(fā)展技術時,曾經靠做掃描儀經銷起家的“老底兒”,“我們是從無到有!睆堖B毅調侃道。從海外歸來,張連毅是帶著想法的。在海外讀完書,張連毅就一直在問自己一個問題:回國干什么?但他始終堅持的執(zhí)著是:回國創(chuàng)業(yè)一定要有自己的技術與產品!
但是,張連毅缺錢。一般來說,技術研發(fā)投入是相當驚人的,少則幾十萬元,多則幾百萬元,張連毅得想辦法。
捷通率先進行企業(yè)整合,通過股份重組,與中關村一家多年從事掃描儀銷售的北京峰科公司進行重組,不僅籌得了資金,也將業(yè)務迅速提升。1999~2000兩年,捷通平均銷售額都在900多萬元。迅速增長的銷售額,并沒有使捷通忘記自己的執(zhí)著。
投資技術,逐漸從硬件銷售轉移到自有技術產品的研發(fā)、銷售不是一句話可以實現(xiàn)的。捷通在硬件銷售呈上升勢頭時轉向,要冒很大的風險。經過討論,捷通統(tǒng)一了意見,達成了共識:硬件這么賣下去,沒有自己的東西,難免會越來越難。說不定哪一天,這一行當就沒了利潤,開始大魚吃小魚。
不出所料,當年掃描儀是賣方市場,如今已經轉成了買方市場。本來大家生意都很紅火,有不少賺頭,現(xiàn)在誰都不好做了,利潤也直線下降,小一些的公司要想維持都成了難事。但張連毅沒讓捷通等到這一天,他有準備地選擇了轉型。
轉型是痛苦的。為了讓捷通由硬(件)變軟(件),張連毅把賣掃描儀得來的錢投入了中文信息處理這個“看得清”未來,“算不清”投入的技術開發(fā)中。這項包含有人工智能交互難度的事業(yè),不知道給多少企業(yè)帶來過成功,也不知道“拖住”了多少企業(yè)。IBM曾經耗巨資研究語音技術,如今也深陷這一泥潭而不能自拔。張連毅如何回收這筆錢?
轉型還帶來一個直接沖擊,就是銷售額直線下降。從900萬元下降到后來的300萬元銷售額,朋友看了想不通,甚至一些支持捷通的人士也擔心:別人都想生意越做越大好,你張連毅的銷售額卻往下走?
捷通轉型之后,面臨的巨大難題就是客戶的面孔換了。這樣,與客戶打交道的手段也得更新。捷通花了一年時間,才學會如何在電信等不同行業(yè)搶到合同。同樣,在其他行業(yè),捷通都是新手,準入的代價都不低。
張連毅知道,以前賣的是硬件,雖然銷售額高,但那是給別人賣的,自己能掙到的最多只是辛苦錢,少得可憐。2002年,捷通的投入終于獲得了回報,僅上半年單語音技術授權一項所獲取的利潤就超過了當初銷售掃描儀一年所銷售利潤的總和。雖然銷售額不像硬件銷售那樣好看,但張連毅笑稱:“利潤好看、心里踏實就行了,這個算盤一打,捷通根本沒有吃虧。”
技術是硬通貨
張連毅相中的中文信息處理領域,被業(yè)界譽為中國民族軟件的“希望地帶”,其讓許多企業(yè)望而卻步的原因正是這條地帶引起了以“微軟”為首的跨國集團的關注。IT產業(yè)的高速發(fā)展使智能人機交互技術成為企業(yè)爭奪的焦點,因為這是方向性最明確的事業(yè)之一。捷通把公司的積累和公司開發(fā)的一些應用軟件帶來的利潤全部投入到了語音技術和手寫識別技術的開發(fā)中。
“捷通用的都是自己的錢,沒別人投資!睆堖B毅對自己能夠支持這一技術的研發(fā)感到驕傲。但是,他肯定也感覺到了來自現(xiàn)金流的壓力,這在中關村研發(fā)型的公司中已經是普遍現(xiàn)象了。
張連毅充分利用了中關村的資源優(yōu)勢,“中關村的優(yōu)勢在哪里?就在清華、北大、中科院這些科研院所,這里可都是人才!”捷通先后聘請我國知名語音專家呂士楠教授和北京大學教授顧小鳳先生出任捷通華文首席科學家,兩位科學家在語音與手寫識別技術的研發(fā)領域浸淫幾十年,在此基礎上,捷通成為國內中文信息技術領域不可忽視的力量。
到現(xiàn)在,捷通已經成為國內少有的同時擁有手寫識別技術和語音合成、語音識別技術的公司。在此基礎上,捷通成立了一個企業(yè)集團,下屬的捷通華聲語音技術有限公司從事中文語音合成技術的市場開發(fā);捷通華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專注于手寫技術與產品的開發(fā);另外,還與臺灣廠商合作成立了一家公司捷通展邦,進行電信語音服務解決方案的市場開發(fā)工作。
相比較以前做掃描儀經銷商的歷史,現(xiàn)在的捷通真正有了“貨”。擁有自有技術,這些技術可以使用在相當廣泛的領域:利用語音合成技術,捷通華聲針對嵌入式設備、桌面型辦公、電信互聯(lián)網形成了完整的產品體系。記者試聽了捷通華聲語音合成技術的聲音效果,其聲音清晰、語音效果自然流暢,遠遠比記者以前接觸過的同類軟件效果強得多;利用手寫技術,捷通開發(fā)出了自己的手寫筆、手寫輸入法等,可以直接拿鼠標輸入中文,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將看到捷通華文全力進軍教育領域的拳頭產品——中華筆。
但是,張連毅又有一個新的顧慮。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的應用絕不止此,目前的應用產品又面臨著盜版的困惑。捷通規(guī)模還很小,對應用產品的市場渠道控制力弱,捷通的長項在于核心技術,而不在通用產品的渠道控制力方面。因此,這些通用產品的用途,更多的是創(chuàng)品牌,獲得一個較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張連毅把目光瞄向了向企業(yè)提供技術服務、系列解決方案。捷通發(fā)揮自身整體優(yōu)勢,對手寫技術和語音識別、語音合成技術進行全面整合,全力進軍諸如手機、PDA、信息家電、電信呼叫中心等領域。同時注意到橫向聯(lián)合,因為有些知名的品牌企業(yè)也需要底層的技術支持,開發(fā)應用產品?傊,捷通將所有需要用到人機交互功能的行業(yè)、對這些技術有需求產業(yè)均列入了自己發(fā)展的計劃。捷通只要把握好核心技術的研發(fā)優(yōu)勢、明確市場需求,就不愁技術賣不出去、產品用不了。
這樣一來,擁有核心技術的捷通就成為整個中文信息合成產業(yè)鏈中的上游廠商。占據了制高點,未來的競爭中就擁有了大展身手的機會。面對來自跨國公司的威脅,張連毅笑言:捷通也在打世界杯,我們會比中國足球隊強……
雖然存在著這樣或那樣辦企業(yè)的困難,但捷通正以自身獨特的方式一步步向前走著。有著獨特眼光和敢于從無到有開發(fā)核心技術的魄力這樣的中小企業(yè),正是中關村的精髓。
中關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