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3—14同岁无码A片,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菠萝菠萝蜜在线观看视频高清1

 首頁 > 新聞 > 國際 >

手機廠商扎堆印度市場 但真的了解印度市場嗎?

2016-03-03 13:54:22   作者:于斌   來源:百度百家   評論:0  點擊:


  一加手機創(chuàng)始人劉作虎公開喊話----“付出一切代價”進軍印度市場。這簡直是豁出性命的節(jié)奏!其實,一加手機并不是唯一盯上印度市場的中國手機廠商。實際上,中國手機廠商們正在集體出海印度開挖“金礦”。
  早在2010年8月,華為就開始通過印度運營商渠道銷售手機;2012年11月,聯(lián)想宣布將印度作為其全球化的第一站;2013年4月,金立一度成為Micromax的最大供應商;2013年7月,中興與印度本土公司Calyx合作,推出六款手機;2014年3月,小米正式宣布進軍印度市場;2014年12月,vivo在印度市場發(fā)布vivo
  X5Max,一加在印度開賣Oneplus;2015年5月18日,魅族在印度發(fā)售魅藍Note;酷派大神手機在印度舉辦發(fā)布會,發(fā)布旗下大神X7雙4G版及大神F1極速版兩款機型。
  毫不夸張地講,當下中國手機廠商集體出海印度的勁頭一點不亞于中國90年代流行的“出國熱潮”,電影《中國合伙人》正是那股熱潮的真實寫照。不過,“印度市場”真的可以和當時的“美國夢”媲美嗎?事實確實如此!
  從世界角度看,智能手機的發(fā)展趨勢是先歐美,后東亞中國,最后是亞非拉。2014年,全球手機用戶數(shù)達到52億,其中使用功能機的用戶占60%,要高于智能手機的40%。從世界角度看,智能手機取代功能手機的進程只進行了一半,還有非常大的潛力。
  根據(jù)互聯(lián)網(wǎng)數(shù)據(jù)中心(IDC)的數(shù)據(jù),目前印度手機總量是9.75億部,這個數(shù)字還在快速增長之中;截止到2014年底,印度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僅有35%,另外的65%手機用戶還在用著功能機,這意味著數(shù)億部的市場空間。
  匯豐銀行近期發(fā)布的報告稱,預計未來四年,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會以26%的年增長率持續(xù)增長。而美國《時代周刊》干脆說,印度將很快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
  種種證據(jù)都表明,印度市場有“黃金”,誰要是不去誰就是傻子。與此同時,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萎縮,也都在刺激著中國廠商急于尋找“第二春”。
  中國智能手機從2010年開始高速增長,到了2012年,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首次超過功能手機,2014年,智能機替代功能手機基本完成,智能手機整體開始萎縮。按照中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旗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shù)據(jù),2014年全年,中國手機市場累積出貨量為4.52億部,比2013年的5.79億部下降21.9%。到了2015年第二季度,幾乎所有統(tǒng)計機構的數(shù)字都證明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jīng)飽和,就連一向向高歌猛進的小米都不得不調低了全年的銷售目標。
  鑒于內外因,也就不難理解中國手機廠商集體青睞印度市場了。不過,中國手機廠商真的能在印度復制在國內的風生水起嗎?或者說,印度市場果真如中國廠商所了解的那樣嗎?
  扎根本地絕非易事
  網(wǎng)絡銷售是中國手機廠商節(jié)約成本的重要舉措,但是這項福利恐怕在印度難以實現(xiàn)。由于印度的互聯(lián)網(wǎng)普及率低,電商發(fā)展還是很滯后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消費者會把線上網(wǎng)站當作購買手機的主要渠道,就與中國消費者起初對待電商的態(tài)度并無二致。
  與此同時,印度對外商直接投資電子商務領域有政策規(guī)定,即在國外上市的海外公司要在印度發(fā)展電子商務,必須在5年的時限內,拿26%的股權支持印度,而且進入的領域必須是B2B電子商務,所以很多中國手機廠商不得不與一些線上平臺合作開展銷售。比如,小米要借助了印度最大的在線網(wǎng)絡商店Flipkart
  Internet Pvt;OPPO、一加則利用了亞馬遜印度公司平臺。
  沒有自家的線上平臺,銷售成本自然提升,主打的“性價比”優(yōu)勢也會大打折扣。更雪上加霜的是,印度本土領先品牌Micromax、Karbonn擁有完善的線下銷售渠道。比如Karbonn,在印度境內已經(jīng)擁有了超過8萬個以上的零售網(wǎng)點。這對于超過11億以上人口都住在農村地區(qū)和城鎮(zhèn)的印度來說,線下零售渠道在印度手機市場是不容小覷的。
  很明顯,國產主流手機要想在印度市場扎根,首先要搭建線下零售網(wǎng)絡渠道,所以想小米、華為等中國手機廠商都在加快本地化運營,投資建廠、鋪設線下銷售渠道等舉措都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方向沒有錯,但是對于急于從印度市場的人口紅利中掙快錢的中國廠商而言,扎根本土并非易事。扎根本土不僅需要人力、資金來保障,更需要時間來打磨。
  外部環(huán)境制約明顯
  盡管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潛力很大,但中國手機廠商進入印度的道路并不平坦,來自不同層面的外部環(huán)境制約非常明顯。
  首先,中國手機廠商通過低價銷售硬件,通過軟件賺錢的模式并不容易復制到印度。一方面,印度消費者比本就不愿意購買軟件的中國消費者,更不愿意為軟件付費;另一方面,印度和全球其他任何一個正常的市場一樣,使用
  Google、Facebook、Twitter 之類的全球化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Android 手機也全部內置全套 Google 服務。因此,印度用戶都在使用
  Google Play 下載 Android 應用,軟件、游戲的分發(fā)渠道也被 Google 所控制。就算有消費,也許中國廠商沒有半毛關系。
  其次,專利糾紛影響中國手機在印度市場正常銷售。2015年初,小米和愛立信在印度的專利糾紛引發(fā)了各方關注。長期以來,中國的智能手機廠商在本土面對國際巨頭的專利大棒時,會得到政府的庇護。而到了印度之后,印度政府沒有理由提供庇護或者便利。
  第三,印度本土貿易保護主義將會對中國手機廠商未來帶來深層危機。為了維護本土企業(yè),印度政府在2015年初提升了進口電子設備的消費稅,從6%提升至12.5%。實際上,Micromax在國家政策刺激與扶持下,已經(jīng)成長為印度最大的手機廠商。無疑,本土的政策保護和印度民族情感認同,成為國產廠商未來在印度的深層危機。
  不可否認,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長潛力是巨大的,而印度本土企業(yè)由于在設計、技術、生產、供應鏈把控等方面存在不足,也給了中國廠商很多機會。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手機廠商就一定能在印度揚武揚威。
  另外,蘋果第一支在印度播放的電視廣告、第一家零售店的開設、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使用三星手機、幾乎消失的諾基亞依舊在印度售賣等社情,也預示著印度市場的水很深,猶如深宮諜影般不易看透。
分享到: 收藏

專題